【香港直击】张智霖 我愿自然老去

(图:Shaw)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想起张智霖,总与“帅气”、“年轻”等关乎外表的标签挂钩。
年过半百,举手投足依然优雅,当然样貌也是俊俏如初。
不老男神,却想变老。
他曾在《披荆斩棘》的舞台上试水,脸上的白胡须显而易见。
这回在《误判》里,他再次“老态”示人。
服务角色背后,也有他的最真实想法吧。
自然老去,不是坏事。

以往多演正派角色的张智霖,这回在《误判》里尝尽当反派的滋味。
他表面上是战无不胜的律师“欧柏文”,实则与贩毒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伪善是他的必杀技,这样的恶人,让人措手不及。

反派也有人性

身为一名演员,能够接到不同种类的角色,必然都是宝贵的经验。张智霖表示:“作为一名演员,我觉得应该要更立体,让自己变得更多样化。这次能演反派,我觉得是蛮刺激的;要抛开自己一些惯性的演绎方法,从心里建设心目中的坏人,自己要定义‘坏’是什么。”

坏人会觉得在自己是坏人吗?张智霖透露自己也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思考。“从他的所作所为,应该知道自己是一个坏人……他贩毒,又欺骗无知的人,我很难给他一个立柱点,说他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欧柏文”的坏,源于他对利益及控制的渴望。他表面上总是没过多表情,“装好人”几乎毫无破绽。这样的角色,注定不是张牙舞爪,情绪外放的人,演绎起来自然更有难度。张智霖为角色注入更多人性,“他也有他的恐惧及压力,比方说与吕良伟、郑浩南的那些戏里面,到最后也是一个局中局、计中计……我希望这个人除了坏之外,也有一些别的特质,人家是能看得见的,人味要重一点”。

先设想,再演戏

另外,演员的信念感也颇为重要。张智霖在拍摄前,都会设想多种可能性,在脑海中构造一套自认最有效的演绎方式。“已经演戏30年了,经验是一定有的,自己在脑海里的preparation,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心里活动也很强。”

他笑言,像自己这样的演员其实特别累。“因为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只会用自己的心力去演好每个角色。感动的时候先感动自己、心痛的时候自己先心痛、坏的时候要坏到自己也觉得(好坏)。要先过了自己那关才敢拿出来,我就是这一类型的演员,所以心特别累。”

(图:Shaw)

我愿自然老去

观众对一个好演员最直接的定义,就是“演什么像什么”。除了演技,张智霖也在外型上做出了改变:白发白胡子,让他更贴近角色。

“就会让自己变得苍老一点、成熟一点、更有力量一点,给正派多一点压力。我在造型上确实有这个动机。”

实际上,张智霖并不忌讳年龄的话题。他说:“我喜欢本来年龄的一个形象,胡子一刮的时候就太年轻了,可能有些导演会继续找我演干探,一些很action的东西。可是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年纪,应该是做一个高官,去指挥人做事,我不要再做干探了!”

对于“变老”的渴望,他也毫不隐藏。“我喜欢的演员都是这样自然老去的。所以我一直向他们学习,像Sean Connery、George Clooney,我都很喜欢这一类型的演员。我希望以后有机会,真的能以最自然的自己去面对观众。”

如果我也当导演

好友甄子丹担任该片的导演、监制,以及主演,张智霖透露片场上他非常严谨认真,这让作为演员的自己相当放心。“把自己的演艺生命交给一个能信赖的导演,他那么卖力,我就觉得okay,我可以配合,让这个作品做得更完美。”

同为处女座,做事都是精益求精,张智霖坦言若有一天自己也当了导演,“我觉得也是这个氛围……往死里钻,才能找到最漂亮的花朵”。

当导演不是随口说说,张智霖坦言想过,对自己的能力也是有把握的。“可是故事是什么?我一直在想,想不出一个真的必须要拍的(题材)。如果想不到,也不需要让它发生,想到了才必须让它发生,对吧?”

他也考虑到如今社媒当道,短视频更是爆火。观众想要从影视作品中得到的快感,通过这些视频也能得到。“所以要想一个能超越它的东西出来;观众必须要去电影院看,才能获得的那种满足感,要想这个分别。”

那是否考虑从短视频着手呢?张智霖坦言:“我觉得一个人巧妙的想法是有限的。你把你所有的想法放在短视频,可能做很多嘛,然后就把30个好的想法放进去……可能这就是30部电影来的。我不想把自己的东西那么快耗尽。”

《误判》 12月20日,6pm起优先预映,21日起全岛上映。

相关标签
  • 张智霖
  • 误判
  • Julian Cheung
  • The Prosecutor
  • 热门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