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震撼远胜文字历史的冲击。但我觉得拍战争片不是为了自揭伤疤、煽动民族仇怨,更多的是警醒世界:不要战争!
这部电影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一群生活在南京的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为了尽可能的多活一日,他们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了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他们原本只想在大屠杀中保命活下去,但面对日军在南京城内的暴行,他们决定让这些底片留存下去……
故事的主要人物包括为保命谎称是照相馆学徒的邮差“苏柳昌”(刘昊然饰)、吉祥照相馆老板“金承宗”(王晓饰)夫妻和子女、龙套女演员“林毓秀”(高叶饰)、被迫充军的警察“宋存义”(周游饰),还有为日军服务的翻译官“王广海”(王传君饰)。
导演透过这一个个小人物的视角,描绘出一段血淋淋的历史,电影的切入点选得很不错。
几位演员的人物刻画上也做得很充分,“老金”冷静克制、“林毓秀”矛盾天真、“王广海”苟且狡猾。
串起整个故事线的男主角“苏柳昌”,刘昊然的演绎与其他戏骨相比虽显稚嫩,但有呈现出了角色从怯懦到觉醒的蜕变,最后的爆发也有亮眼之处。
大部分电影镜头的运用是克制的,没有过分裸露、衣服被撕烂的画面,依旧能带出日军的变态兽行。
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片中日军对凌辱妇孺的情节占比较多,对其他战俘的酷行则多是带过。
此外,电影情节的推进逻辑也较为薄弱,反派日军摄影师的“黑化”来的突然又莫名。
日军残暴屠城,血流成河、尸体成山,导演从一个人的死推进到一座诚的沦陷,视觉震撼有做到,但太多了反而看得让人有些麻木。
麻木才是最可怕的。
国仇家恨,这些情绪难免,只是渲染得太满,反而流于仇和恨的表面,削弱了那一个个角色本身的重量,留给观众的反思也就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