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60年,这个世界地图上的“小红点”,已从土地有限、资源匮乏的小渔村发展成今日亚洲重要的金融、贸易、航运与航空中心……
这座狮城也以多元文化与美食闻名,造就了各民族、各宗教和睦共处、国泰民安的社会景象。治安良好、高效率、花园城市的风貌,更让新加坡扬名国际。
不论是土生土长,还是移居于此,你心中的“新加坡”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新加坡主岛(Pulau Ujong),你知道的外岛是不是只有圣淘沙(Sentosa)、乌敏(Ubin)、德光(Tekong)、圣约翰(St John’s)、拉撒路(Lazarus)、龟屿(Kusu)?

























新加坡在发展海岛休闲旅游的同时,同样注重海洋生态的保护。政府积极推动珊瑚复育、生态监测与科研合作,把这些举措纳入“2030绿色发展蓝图”应对气候变化,确保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永续。
而我们这些城市人啊,备好野餐垫、脚踏车、露营袋,出发沙滩和岛屿,暂时抛开牛马辛劳,当个自由踏浪、追风的阳光男孩、飒爽女孩吧!

政府定下“30·30愿景”——到2030年让本地农食生产满足全国30%的营养需求,以降低对进口食品的依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自给能力。
目前,新加坡超过90%的食物依赖进口,本地仅有鸡蛋产量较为充足,可满足约34.4%的消费需求;而蔬菜与海产的自给率则分别只有3%和6%。
政府和有关机构积极推动都市农业、高科技养殖与食品科技创新,设立农业创新园区,希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带动本地农产发展,实现更可持续且有韧性的粮食体系。





星耀樟宜、滨海湾金沙、滨海湾花园、CHIJMES,都是本地极具标志性的建筑。
但你若想走访一些鲜为人知的“非主流” 打卡地,那可以看看低调却历史悠久的战前店屋、充满艺术氛围的独立空间、隐藏在社区里的现代建筑与绿色公共设施……
它们同样构成了新加坡丰富多元的城市景观,而且不只是建筑符号,也为我国定下绿色转型、推动能源重塑、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生活的映射。
科技与环保的力量交织,让新加坡不再只是游客眼中的花园城市,更是正在成长为全球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之城。
别再只顾低头滑手机!抬头望一望车窗外,欣赏这座岛国之美吧!

这里是新加坡,被绿意和海洋环抱的岛国,是全球航运、金融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人与自然生态共存的花园城市。
而对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新加坡是居所,更是实现梦想的舞台。直耸云天的高楼、错落有致的组屋,一砖一瓦都是60年历代人民的耕耘印记。
新加坡的茁壮成长从不是偶然,是千万个小小梦想共同推动的结果。或许这些梦想看似微不足道,但汇聚在一起,就构筑出一个属于新加坡的大大梦想。
最后,就让我们来听听60组新加坡人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