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的一切恍如真实世界,醒来后却只剩下模糊的片段,甚至瞬间遗忘……
一支来自日本的研究团队,正将这个科幻般的场景变为现实。他们利用脑部扫描与人工智能(AI)技术,首次成功将梦境中的大脑活动转换成可辨识的影像,让梦境不再是转瞬即逝的虚幻。
京都ATR计算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结合了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术与AI影像生成模型,成功解码了人们在“快速动眼期(REM)”睡眠中的大脑活动。通过这些脑部讯号,研究团队能够生成模糊但可辨识的梦境画面,其准确率最高可达70%!
这项突破意味着,我们梦中的场景、物件,甚至一些模糊的动态,都有可能被“换回”。虽然目前的影像尚不能达到高清效果,但这无疑是人类首次能够将梦境影像转化为可观看的内容,标志着梦境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这项梦境解码技术,在未来可能在以下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心理健康治疗:能够帮助诊断和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恶梦,深入了解其心理根源。
神经科学研究:深入探索人类意识的奥秘,研究神经疾病的潜在影响。
艺术创作:为艺术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将梦境画面直接转化为视觉作品,甚至激发下一部科幻大片的创意。
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研究成果已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证明了其真实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