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接到裁员通知,你可以怎么做?

(图:freepik)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企业裁员通常是因为经济下行与市场变化,当宏观经济不景气,或行业面临颠覆性变革时,企业为了生存和维持竞争力,不得不削减成本,优化组织结构。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或业务模式,企业可能会剥离不良资产、关闭亏损部门,从而导致相关岗位的裁撤。

而随着技术进步,部分重复性、流程化的工作可能被自动化或人工智能取代,这也会导致部分岗位被精简。

对员工而言,裁员往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机遇来敲门!

(图:freepik)

被裁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被裁者面对最大的问题往往是经济压力,失去了工作也意味着收入中断,可能面临房贷、生活开销等经济压力。在心理层面,裁员可能让人感到被否定,打击职业自信心和归属感,出现焦虑、沮丧、失落感等心理反应。

但裁员也可能带来积极的转变,迫使员工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想继续从事原行业,或者是否有意愿学习新技能、转换跑道?

裁员可能成为寻找更适合自己、更有发展前景工作的契机。

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裁员时,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潜在的积极转变如下:

刚入职场不久(20-30岁)

因为还年轻,被裁时一般可以快速学习与适应。一次裁员可能迫使他们迅速掌握新技能,了解不同行业和公司文化,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如果初入职场时对行业或岗位存在迷茫,裁员正好提供了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可以更明确地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且有潜力的方向。

早期经历职场挫折,有助于培养强大的心理韧性,为日后应对更复杂的职场挑战做好准备。

隐忧:这个阶段的人经济压力会较大,积蓄不多,突然失业可能面临较大的经济困境。缺乏丰富的经验,可能在再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

职业中期(30-45岁)

这个阶段的人通常有一定专业技能,裁员可能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技能升级,或者抓住机会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转型。拥有一定经验和资源的职场中期人士,可能会将裁员视为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催化剂”,实现职业的“二次创业”。

这个时候,裁员也可能让他们反思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寻找更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工作。

隐忧:这个阶段的人生,往往承担着养家糊口、子女教育等重任,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会更大。地外,部分行业和公司在招聘时可能存在对中年求职者的顾虑。如果技能未能及时更新,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职业后期(45岁以后)

这个阶段的职场人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人脉资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裁员可能促使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寻找顾问、导师、或者在特定领域创业。部分人可能不再将经济收入作为首要目标,转而追求更能体现个人价值、更有成就感的工作。

有些人可能选择将之前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转化为咨询、培训、或者参股等形式,实现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隐忧: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年轻化趋势,再就业的挑战肯定会更大。相较于年轻人,学习新技能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且不一定能达到企业期望的水平。

如果积蓄不足,晚年失业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

 

在职场上永远要持续学习、保持积极心态、积极拓展人脉和寻找机会,是任何人生阶段的职场人都应具备的能力,也是将裁员的“坏”转化为“好”的关键。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夯娱乐生活内容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裁员
  • Retrenchment
  • 职场攻略
  • 职场
  • 上班族


  • 热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