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8秒注意力,新教学法让他像刷 TikTok 一样上瘾!

(图:freepik)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在新加坡,4 至 18 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每天花在TikTok上的时间多达 112 分钟,比在 YouTube 上要多出 60%。

而在全球,孩子们对单一主题的平均注意力持续时间仅有 8 至 12 秒。

这对传统教学方式构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课堂的学习已经难与无止境滑动的短视频竞争。

Bestminds Academy创办人邓伟良(Daniel Tay)和vibes分享,如何驱动孩子的“好奇心”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Bestminds Academy创办人邓伟良。(图:Bestminds Academy提供)

邓伟良发现,目前有很多学校都过于依赖数码工具,但他本身仍推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即让老师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在想什么,当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真的在乎他们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他们就会全心投入,这要比被动地盯着屏幕学习专注得更久。

“与其给他们一堆 App,不如教会他们‘OAC’法:细心观察(Observe)、逻辑分析(Analyse)一九清晰表达(Communicate)”。

Alpha 世代的注意力危机

出生于 2010 年以后的“Alpha 世代”(Generation Alpha),是活在一个“滑动”的世界,指望他们乖乖听上45 分钟的课堂讲课,简直难如登天。邓伟良主张用“魔法”来抓住他们。

关键不是和 TikTok 文化对抗,而是要“借力打力”。在 Bestminds,他会在课堂上用类似 “开箱”(Unboxing)视频的方式,一步一步、带着悬念地揭示一个科学实验的秘密。

这种期待感能让学生们分泌的多巴胺(Dopamine)不会转瞬即逝,而是会牢牢地“锚定”在科学原理上,变成深刻的记忆。

有很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只对 TikTok 上的东西认真!” 邓伟良的建议是:“别抗拒,而要去‘再教育’它。”

他举例:

如果孩子爱表情包,就用表情包来解释食物链。

如果他们爱看“开箱”,那就买个科学实验套装,让他们在家“拆解”科学原理。

他甚至会开 TikTok 直播,不是为了娱乐,而是示范如何用孩子熟悉的“数字语言”来传递价值观和知识。

“当你学会与孩子同频沟通时,真正的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图:freepik)

让学习跳脱课本

科学知识不应只是为了应付 PSLE 考试,而是于我们的真实生活紧紧相扣。

“在课堂上,我会将本地热点事件(例如烟霾、疫情、路面塌陷等)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会因此发现,科学不是抽象的,它就在你的生活周边。这种将抽象概念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的力量,才是学习的真正魅力。”

而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学习节奏,教学内容也被设计成了短小、互动式的“碎片”,就像刷社交媒体动态一样。

一个2分钟的小测验、一个快速的课堂投票,或是一个“找找错在哪里”的小挑战,都能让课堂充满活力,不让任何学生掉队。

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容易分心的孩子来说,这些做法能一步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这也证明了一点:只要课程设计得好,学习也可以像刷屏一样令人上瘾!

相关标签
  • 亲子
  • 亲子攻略
  • 学习
  • 教学
  • Generation Alpha
  • Bestminds Academy
  • 孩童教育
  • 教育
  •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夯娱乐生活内容

    Subscribe now


    热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