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任何一个游泳池,都要先留意泳池水是不是清澈透明?能否清晰看到池底?如果水质浑浊或飘有有异味,最好还是另觅畅游之地。
在享受游泳乐趣的同时,记得做好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
微生物感染:虽然泳池水会定期消毒,但仍有可能存在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比如大肠杆菌、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贾第鞭毛虫(Giardia)。这些微生物可能引起腹泻、肠胃炎、呼吸道疾病、皮疹或眼部感染。其中,隐孢子虫对氯的耐受性很强,是泳池中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化学物质刺激:泳池中最常见的消毒剂是氯。当氯与人体分泌物(如汗液、尿液、皮屑、护肤品等)结合时,会产生一系列副产物,统称氯胺(chloramines)。氯胺是导致泳池里那股刺鼻气味的主要原因,它不仅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还可能加重或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皮肤和头发问题:长期接触经过消毒的泳池水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引发皮炎。对于头发来说,氯会使其变得干燥、脆弱,染发的人更要注意,因为氯会加速发色褪去。

(图:freepik)
个人卫生要做好
游泳前淋浴,先冲洗干净身体,可以有效减少带入泳池的汗液、皮屑和护肤品,从而减少氯胺的产生。游泳后彻底冲洗,用肥皂或沐浴露彻底清洗身体和头发,将泳池水中的氯、氯胺和可能的微生物冲洗干净。
泳帽可以保护头发,减少其与氯的直接接触;泳镜则能有效保护眼睛,防止其受到化学物质的刺激和感染。
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避免将病菌传染给他人,身体不适时千万不要下水游泳,尤其是腹泻、皮疹或开放性伤口。对于容易得中耳炎的人,佩戴耳塞可以防止耳朵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