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直击】60年微缩在一个“小红点” 在异乡遇见新加坡!

(摄影:吴淑慧)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7年了。

是留学回国后,第一次在海外庆祝国庆。

站在大阪世博会新加坡馆的入口,仿佛听见了一场跨越海洋的对话……

8月的大阪暑气未消,但走进新加坡展馆的瞬间,一阵熟悉的斑兰香随风飘来,那是家乡的味道。那一刻,4900km的距离瞬间归零。

(摄影:吴淑慧)

小红点的大梦想温暖世界

在大阪世博会的“梦洲”(Yumeshima)岛上,一颗覆盖着1万7000片红色圆盘的“梦想之球”(Dream Sphere)正静静诉说着新加坡的故事。这座由DP Architects与KR+D – The Creative Arm of Kingsmen(金明创新有限公司旗下创意部)联合设计的“小红点”,不仅以鲜明的视觉语言吸引目光,更以温暖的情感与包容的哲学,邀请世界一同做梦。

新加坡馆的设计灵感源自新加坡的昵称“小红点”(Little Red Dot),寓意虽小却胸怀大志。展馆建筑负责人、DP Architects 总裁余志煌说:“梦想之球象征着新加坡,国土虽小,但愿景与想象力从不受限。”球体表面由1万7000片红色圆盘组成,每一片都独特,却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呼应着多元社会中的共同梦想。

展馆的色彩提取自新加坡国旗。红色代表勇气、热情与团结,白色则象征开放与包容。余志煌解释道:“红色在‘梦想之球’中具象化为强烈的建筑语言,而白色则在‘梦想景观’(Dreamscape)中以柔软如云的地形呈现。”

更动人的是,新加坡馆巧妙融入了日本文化元素。球体外立面的“梦想圆盘”排列成“青海波”(Seigaiha)纹样——一种传统的波浪图案,象征两国作为岛国的韧性与联结。圆盘本身也呼应日本“绘马”(Ema)传统,让游客书写愿望,成为集体希望的载体,同时打破新加坡只有鱼尾狮和金融区的刻板印象。

KR+D – The Creative Arm of Kingsmen(金明创新有限公司旗下创意部)执行创意总监Crystal Chu补充:“我们希望观众不仅是‘看’新加坡,更是‘感受’新加坡,感受到无论来自哪里,没有一个梦想是太大的。(No dream is too big, no matter where you come from)”

梦想,是让世界看见新加坡的每一面

参观时,展馆暂没有对公众开放,我相当于获得了独享整个空间的“特权”。在空无一人的展区内,没有游客的喧哗、没有工作人员的指引,此刻的展馆像一座静谧的艺术装置,等待着与世界分享新加坡“不为人知”的每一面。

展馆不仅视觉上惊艳,更是一场多感官的体验。Crystal Chu分享:“我们通过数字科技、互动装置和沉浸式环境,让梦想在观众眼前具象化。”例如在梦想寄语站(Dream Station),你可写下自己的梦想,它们会化作能量球升入穹顶,最终在360°投影中汇聚成一场视觉盛宴。

每一个能量球都承载着一个真实的梦想,这是展馆最温暖的角落。这里收藏的不仅是梦想,更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希望。我想,这大概就是新加坡的梦想,让每一个小人物、每一件小事情都能自由发光。它让我看到梦想不分大小,都值得被尊重;文化虽有差异,却能在心灵共鸣。

(摄影:吴淑慧)

梦想,是让未来生根发芽

在梦想寄语站前,亲手写下梦想,我忽然明白梦想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个细节里的用心。这里展示的不只是一个国家,更是千千万万个梦想的交汇点。

离开时,天空飘起绵绵细雨。回望这个小红点,我突然理解了一种更深沉的梦想。它不必时刻喧哗,却始终在场;它无需永远热闹,却永远炽热。就像夜晚的新加坡馆,没有公众互动,却流动着更宏大的命题;没有人群欢呼,却回荡着更悠远的共鸣。

或许这就是梦想的意义:它让隔海相望的两片土地,共享同一份温暖;让截然不同的语言,诉说着共同的期待。

这才是小红点的大梦想,让世界看见新加坡的每一面,让每个梦想都找到回响。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夯娱乐生活内容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世博会
  • 关西世博会
  • 大阪世博会
  • 日本大阪世博会
  • World Expo
  • Osaka World Expo
  • 欢庆SG60


  • 热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