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三带黄金甲】“Weapons”:难得一见的创意恐怖片?别闹了

悬疑恐怖片“Weapons”是那种未上映先轰动的电影,因导演兼编剧Zach Cregger前一部作品“Barbarian”大获好评(但我不觉得怎么样),致使他声誉随之水涨船高。

当他一手写好的“Weapons”剧本才进入市场,即引起环球、TrisStar、New Line、Netflix竞相投标。

最终华纳总裁亲自出手完成交易,华纳影业子公司New Line提供3800万美元制作费,其中Cregger个人获1000万美元导演、编剧、制片酬劳。

预告片播出即引发关注,迅即成为年度最期待恐怖片之一,正式上映后获外媒一致赞好(不过外媒这般如潮好评是常态,难以当有效依据),不少网上知名100K以上追踪人数的影评博主亦纷纷表扬,影片至今上映不到3周,全球票房迫近2亿美元,可说是大丰收。

说了这么多好话,就是为了铺个垫,接下来,反调正式开唱。

开场吸引,多视角视觉疲劳

本片故事说小镇17名同班小学三年级生,于深夜2:17分各自奔跑离家,一去不回,唯一幸免的是班上男童Alex。

这幕开场由一个女孩以旁观者身份旁白叙述,配上离家小孩们深夜里的诡异跑姿,气氛做足,确实挺抓人,但这也是全片唯一拿得出手的优点(预告就充分加以利用,达至极佳宣传效果)。

接下来是多视角叙述,通过不同角色的经历碎片,拼凑出最后真相,如果你看的电影不少,当晓得这种手法已经老套到早跟创意沾不上半点边,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多视角叙述还有另一问题,就是重复性高又一直欲言又止,可能引起视觉疲劳,尤其本片视角多达6个,真有此必要?各视角的衔接点也并未做到让人拍案叫绝的巧妙,反而觉得故弄玄虚居多。

导演前作“Barbarian”亦同样用了多视角叙述,原来就这同一道板斧连着耍,未免太快黔驴技穷。

“Weapons”还与“Barbarian”犯上相同的毛病,过多无关紧要的废戏前奏,如班导和警察的暧昧偷情,以至警察老婆找上班导兴师问罪,都与主题无关,本以为安排警察老婆出场,是预示她将成为牺牲品之一或破案线索,结果是我想太多。

瘾君子和警察的情节同样多余,尤其前者角色刻画有什么必要?若堆砌大量废戏,就是网上好评所谓的猜不到真相的铺垫,只能说,这才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色不迷人人自迷。

说到底,导演就是将一件小事,分割摊开硬拉6倍长,故事性其实乏善可陈。当然若处理恰当,如此编排也可能写出精彩,但“Weapons”绝对不配当此范例。

恶梦烂吓,一次不够玩两次

恐怖片要够恐怖,才算履行了它作为恐怖片的责任和义务,但也有一票人宣称,恐怖片不够恐怖不是问题,只要它足够发挥创意。

显然的“Weapons”两者皆不达标,它确实起了一个不错的开头,恐怖不足,然悬疑拉满,你会想知道那17位小朋友为何离家出跑,去了哪里,是不是遇害了,还有为何唯独Alex没事。

但如前文所述,开场白之后的废戏过多,大大削弱剧情紧凑性,故事本身拓展性不高,亦导致导演必须以蹩脚设计,完成本片的吓人任务。

所以恐怖片中最无聊的恶梦情节出现在班导的视角,甚至还玩梦中梦这种烂到不行的烂梗,而正当你心存怀疑这部好评如潮的恐怖神片就这点斤两,另一视角的失踪小孩父亲,居然把恶梦跳吓桥段又玩了一回。

导演难道以为同样手法能奏效两次?我以为狼来了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也听懂,原来当人长大了,会逐渐忘记所听过童话的寓意,尤其当他沉浸在自我良好的艺术情绪价值中。

前文说过导演黔驴技穷,在这两次恶梦情节之后,可以确诊。

巫术搞鬼,丧尸披小孩外衣

真相更让人失望,就是个想长生不老的巫婆背后搞鬼,极为无趣,也极为懒惰,中段之后才冒出来的人物,之前完全没埋下任何伏笔,毫无有关联的线索,随便安排一个别的角色取代巫婆都能继续演完这出戏。

整个架构还与两年前的泰国恐怖片“Home for Rent”高度吻合,同样以多视角叙述建立悬疑性,同样是女巫邪术作祟,但“HFR”的前期铺垫至少不会前言不对后语。

巫术控制活人的操作也屡见不鲜,只是本片用了个相对明确的施法手段:特别的树枝、受控制者的物品、被害者的头发、施术者的血,一切就绪后折断树枝,礼成。

受控制者还活着,只是不能自己,触发任务后勇往直前、死咬不放的样子与韩式丧尸无异(韩式丧尸灵活迅捷、美式丧尸行动缓慢),真的没啥创意,顶多是用了一群小孩来包装丧尸当噱头,要硬说创意,让Alex一个小孩每天喂饱两个大活死人与17个小活死人算吗?

巫婆出场披露真相后,我一度怀疑会不会与校园霸凌有关,以为巫婆阿姨是为了替Alex出气,施术教训他的同班同学;还猜想是受尽欺凌的Alex黑化,见识过巫婆阿姨的能耐后,请她帮忙整治同学。

结果本片仅是一个简单到极致的巫婆续命故事,没有可让人咀嚼的含意,勉强要说,或许是Alex父母接待不熟的巫婆亲戚,警察的伴侣邀请巫婆入门做客,结果都反遭巫婆毒手,表示好心没好报,警惕碰瓷。在影片寓意这点上,还不如导演自己的前作“Barbarian”。

槽点硬伤,片商竟视若无睹

本片剧本硬伤和槽点可说罄竹难书——真不知这样的剧本何以吸引那些好莱坞电影公司,就算只是看中小孩失踪的梗而入坑,又何以不在开拍前先把显而易见的剧本槽点给打磨掉?

我是不晓得美国小镇的深夜2点多,是不是像死城/鬼城一样,17个小孩从镇上四面八方飞奔向Alex的房子,竟无人看见(没有值夜班或深夜回家的人?)。

巫术的设定是被施术者会破除眼前障碍直冲直撞不停奔跑,17个小孩难道不会在奔跑途中撞倒垃圾桶或围栏或弄出声响,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抵达终点?

就算真没人看见,监控呢?警方完全无法掌握小孩离家后的任何去向,太扯了。

Alex是唯一幸免者,这不就最佳破案线索吗?警方不但完全不派人盯梢,甚至都不做家访,很“好心”地让Alex继续过“正常”日子,连父亲男主都比警方先理出事件头绪。

Alex父母被整治得像活死人,他每天放学后得去采购食物,回家喂食父母,然后某天巫婆阿姨还招来多17人,全都由Alex负责喂养……然后他若无其事般天天照常上学。

巫婆懂得续命术,为何偏要千里迢迢来用在Alex父母身上?为何偏要搞17个小孩,还要搞同一个班,如此大动静不是自找麻烦吗?反正无论从谁身上都能续命,全国各地到处去,续完一个就走,免得被捉,才合理吧。

巫婆不是相当衰弱了吗,最后还有体力冲刺这么远?人死巫术破解,何以只有父亲男主恢复清醒?(话说,班导的脖子还真硬,前后被掐了3次都没事。应该让小孩们也清醒,让他们亲眼见到他们撕裂巫婆的杰作,岂不快哉?)

槽点太多,如此粗糙的剧本,却能受好莱坞片商们垂青,也难怪近年好莱坞出产的好电影寥寥无几、难得一见。

相关标签
  • 专栏:黄金三甲
  • 满城三带黄金甲

    黄金三甲 - 网络与社媒重度使用者,热爱娱乐产业,主张玩物尚志。终身以文字为伍,在网络平台笔耕小说影评,于部落格脸书随谈漫画书籍,贯彻妄想,乐此不疲。

    FB: 黄金三甲妄想国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