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三带黄金甲】《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还有多少丑闻潜规则是我们不知道的?

改编自台湾镜文学出版的同名小说,叙述一名娱乐周刊女记者,某夜于城中著名酒店坠楼身亡,因尸检发现体内含毒品,怀疑死者身前曾参加夜店毒品趴。

与死者交好的两名同事,认为事有蹊跷,深入调查发现命案背后隐藏娱乐圈大丑闻,因此身陷危机。

记者之死,娱乐圈是关键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剧名点出了两个要素:娱乐、记者。若这起命案如警方初步怀疑,死者林姵婷是因嗑药致神智不清而失足坠楼,那顶多是一起媒体公司征人不淑的个别事件,不会有什么“之后”可循。

但案情不会如此简单,排除无差别杀人,林姵婷之死,很可能就与她身为记者有关。

记者最擅长什么?挖新闻、写新闻,会不会是她挖到了什么不该挖的事,写了哪些不该写的人?

她跑的是娱乐线,会不会是她发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娱乐圈丑闻?

与死者生前熟识的资深记者刘知君和摄影记者庄大海,沿着这条思路追查,进而发现一些令人疑惑的蛛丝马迹,遂决意挖出真相,还死者一个清白和公道。

记者林姵婷生前去夜店不是什么稀罕事,都市人无论什么职业身份都可以在下班后去夜店放松一下,尤其林姵婷当记者前就任职夜店公关,但说到参加毒品趴,这就让刘知君和庄大海很纳闷:她明明就不是这种人。

贵圈真乱,大染缸名不虚传

随后两人发现,当红偶像高佑霖和网红Mina当晚也在同场派对,林姵婷与高佑霖还状甚亲热,但高佑霖事后回答警方问话时,却称从未见过林姵婷,谎话说出口,更确定事出必有因。

联系Mina后不久,即发现她无故身亡,且尸体被人移走,刘知君和庄大海已几乎能肯定,此次事件水很深,且深到幕后者有能力并不惜杀人灭口、毁尸灭迹,以保障秘密不被透露。

近年东西方娱乐圈先后爆出多起#metoo及与潜规则相关事件,涉事者包含艺人、导演、经纪人、娱乐公司老板等等,显示“贵圈真乱”。

其实娱乐圈从以前就一直被称作大染缸,经常被贴上吸毒、性趴、性侵、滥交等负面标签,不是说其他领域没有,而是娱乐界人士多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更受各方关注与审视。

尤其艺人还肩负社会大众责任,德行有失、立不了好榜样,又有什么资格当偶像?

也有艺人洁身自爱,却遇人不淑,在潜规则下遭迫害。原本一心为梦想奋斗,不料被动成为染缸牺牲者,如此遭遇更让人痛心疾首,加害者行为愈发人神共愤。

丑闻劲爆,还没到出乎意料

《死》剧先从女艺人嫁入豪门、被家暴、出轨整形医生开始(这条线只充作引子,故后来不了了之),继而加入嗑药、经纪人操控艺人、网红卖淫等,再深入到娱乐公司老板自肥性侵旗下艺人,办性爱趴广邀权势人士参加,政商勾结,为掩盖丑陋真相谋害人命。

事件层层递进,越挖越深,几乎囊括所有可能发生的娱乐圈丑闻,确实对一些观众来说,够劲爆。

但上述各类事件,仍没跳出既定印象框架,正如前文所述,本剧竭尽所能呈现“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所能引发的后续及挖掘出的真相,丑闻部分其实都在意料之中,惊悚部分则与一般同类影剧差不多。

看本剧之前(已知是改编自畅销小说),我就很想知道,娱乐圈还有什么丑闻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可惜没能如愿。

心安理得,取舍就不会两难

本剧另一课题是记者操守,一句“有多少证据就写多少字”,表达了记者应遵循实际报道精神,不写多余和没被证实的东西。

此话的后遗症,是导致有些记者过于“保守”,照本宣科,甚或只依照收到的新闻稿当搬运工。

他们可能忘了(或培训得不好),记者也应充当引导者,策划采访内容,启发受访者说出更深入深刻的想法,毕竟很多受访者其实并不知道该讲什么、该怎么讲,或不知该不该讲。

后遗症另一极端,则是更拼命去找所谓的证据,深挖一般表面看不到的真相,为了“能有证据才能写”,无所不用其极诱导,就如《死》剧中刘知君早年为写独家,导致一名受访者被肉搜,最终不堪压力自杀。

报道真相,职责所在,但真理不外乎人情事故,我们终究是人,不能泯灭情感,不能罔顾道义。

取舍,永远都两难,最重要心安理得。

《死》剧在这课题上选择了呈现积极正向,所以曾经竞争激烈的同事,为了大义,放下斗心,坦诚协助合作展现同事爱;曾经被蒙蔽良心的主管,在最后一刻人性回归,迷途知返;曾经命悬一线的双人组,在正义必胜的信念下,成功匡扶正义,获得追查真相后最好的结果。

在丑闻依然当道,#metoo继续发酵,为恶者仍可能持续丧尽天良的今时今日,我们的确需要希望,看到邪不胜正。

相关标签
  •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
  • 专栏:黄金三甲
  • 满城三带黄金甲

    黄金三甲 - 网络与社媒重度使用者,热爱娱乐产业,主张玩物尚志。终身以文字为伍,在网络平台笔耕小说影评,于部落格脸书随谈漫画书籍,贯彻妄想,乐此不疲。

    FB: 黄金三甲妄想国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