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三带黄金甲】“F1”:光明正大玩臭夺冠

花甲男神Brad Pitt主演的一级方程式赛车电影“F1”,以一个老掉牙的励志热血故事,激起无数车迷的赛车魂,贡献了一部铁定会在同类电影中名留青史的爆米花作品。

成本超越战机实拍,冠军陪同密集训练

本片由拍过全球狂收14亿美元票房的“Top Gun: Maverick”导演Joseph Kosinski操刀,同样采取实拍方式,务求让观众如同亲身体验,感受栩栩如生的赛车画面。

“Top Gun M”虽动用真实战机拍摄,也只花了1.7亿美元,“F1”的成本却高达3亿(片方后来证实在额外赞助下,最终成本可能是2.5亿左右),据说Brad Pitt个人拿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高的3000万美元片酬。

目前“F1”全球票房刚过6亿,在回本和小赚边缘徘徊,压力肯定有,还好联合出品的华纳和苹果原创影业都财大气粗,吞得下。

为实拍效果,导演要求演员真实坐进车里,单是对赛车进行改装,包括车身上下前后左右安装15台摄影机进行360度拍摄,以及确保拍摄时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就耗资不少。

演员事前训练自然也少不了,大家应该对实拍狂人阿汤哥那种搏命式训练记忆犹新——最疯狂的是他为了拍“MI7”里头骑车跳出悬崖的镜头,花了1年时间做超过500次跳伞与超过13000次越野摩多车飞跃练习(没写错,真是1万3千)。

Brad Pitt则是进行了 4、5个月的密集训练,由7届一级方程式冠军Lewis Hamilton亲自督导,从一般跑车逐步提升至驾驶三级方程式,再到适于拍摄的二级方程式,务求将Brad Pitt操至专业车手水平。

Brad Pitt受访时说,他与同台演出的Damson Idris,为拍这部电影总共驾驶超过近1万公里。

与正赛无缝接轨,两年间细心打磨

这些,都得烧钱,别忘了还有昂贵保险费用。一直以来就是F1迷的Brad Pitt,最终证明他不只是发烧友,也能在积极备战下,成为受世界冠军认证的出色车手。

电影于2023-2024年期间,在F1大奖赛季9条顶级赛道比赛时现场同步拍摄,还在参赛车队之间搭建虚构车库。因为不能影响正式比赛,只能在赛事间歇时尽可能完成拍摄,难度可想而知。

电影中处处可见真实车手、车队高层领导人亮相(还有在比赛现场观战的Chris Hemsworth一闪而过的画面),他们的“客串”并非“友情”,很多是剧组付了高昂露脸费,更别说向主办单位购买融入电影中的真实赛车场面。(剧组亦费尽心力说服各车队,确保他们不会在片中无辜成为反派)

拍摄期间还不巧遇上好莱坞编剧与演员工会大罢工(因此停工118天),制作成本雪上加霜,但无心插柳的是,导演说他们前后拥有两年时间,可以将拍下的镜头精心打磨,并剪接成我们看到的精彩成品。

老男人的老土逆袭,小女人的刻板俯视

本片确实拍得很带感,逼真音效和激昂配乐衬托下,一场场身历其境的赛车场面,让人热血沸腾。

但剧情,却老土之极,导演犯上的毛病,几乎与“Top Gun M”的一模一样。

一个曾经的世界冠军候选人,万众瞩目期间发生意外后退出江湖,从此过着逍遥游日子,直至年华老去,在他以为就次度过一生,圆梦机会无预警找上门。

这种老手逆袭的故事,要多少有多少,更土的是必定配搭一个趾高气扬看不起他的年轻新手,制造最土的两代矛盾冲突,然后世纪大和解收场。

唯一的一场感情戏,同样与“Top Gun M”里老汤哥的第N春如出一辙,当然粉丝们绝对会大声说:就汤哥和帅毕,再老都愿意。

只是有必要吗?为突显男主的风流与魅力,连原本看他不爽的女同事也不由自主拜倒在他的赛车服下,男主若是对赛车真执着有真能力,为何不能通过赛车来呈现,一定要靠女性为之倾倒与一夜情来绑定?这就是无谓的男凝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换胎小女工亦逃不出导演对女性的俯视,在男人堆里做着传统上男人的工作,却就是要让她成为那个唯一出错的员工,还要在男主为她说话之后吐槽对方,表达什么呢?好心没好报,还是女生都不识好歹?

女主拥有了不起的职场人设——史上第一个F1车队女技术总监,结果不好好刻画她的专业度,反而无限专注她的恋爱脑。

就连小车手的妈,也难逃被“丑化”,初次见到男主即露出久旱逢甘露的表情,儿子赛道上出意外受了伤反过来大骂男主——诶你儿子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危险职业你不一早就知道了吗,而且到底凭什么怪罪男主,不是对赛车什么都不懂吗?

仰卧起坐加慢跑,精准计算赛诸葛

再说一下“技术槽点”,车队负责人Ruben因表现不理想,面临被董事局开除的窘迫局面,穷途末路下找个30年没比赛的过气老车手,妄想力挽狂澜,根本是痴人说梦,也可说是头壳坏了。

老车手Sonny还真就敢接了这任务,这不是自信,是过过过过度自信,重点还没什么回锅训练就上阵,F1车手全都得经历连串高规格体能训练(可以参考片中小伙新手的训练),不是Sonny那样几个仰卧起坐和晨间慢跑就能胜任,再天赋异禀,也敌不过岁月催人老,那是事实。

Sonny傲慢又自以为是,现场自由发挥,完全不听指示,这种不听话的选手,团队不可能容忍(他一开始也没跑出好成绩,就更没有任性的理由)。

Sonny的各种巧思,看似极具比赛智慧,实际经不起推敲,如开赛第一圈刻意延迟起跑来保持轮胎热度,这招若行得通,大家早就争相使用了。

比赛中制造事故引出安全车,以增加队友优势,又是另一个若好用大家也都在用了的招术,到时比赛也甭继续了,一场赛事动不动就出动安全车还有啥看头?主办单位会默许这种烂招?

何况Sonny不是诸葛亮,如何能次次都计算精准,只要失算一次,都足以酿成万劫不复的意外,他自己当年就因意外与冠军失之交臂,不但没阴影,如今反而如臂使指驾驭自如?

(频频使用意外战术,让我以为会看到F1版《阿郎的故事》,不过导演志在打造老男人落日余晖,没让悲剧发生)

给你一个圆梦机会,但可不可以光明磊落

所有赛事几乎没看到什么拉锯情况,男主与队友都是顺顺超车把名次往上升,就能持续占据位置,奇怪了,被超车的对手,都没反超的能力?

决赛最后一刻是新手放弃夺标,故意擦撞对手,好让男主圆梦,正如新手所说:我未来还有很多夺标机会,但你(已经这把年纪)总得拿一次冠军。

这话由一个无时无刻都想着一鸣惊人的新人做到后说出来,还蛮感动。只是感动背后,却是满满阴招。

刻意擦撞对手把对方挤出局,我不晓得是不是可以像片中呈现那样拿捏得当,万一失算害自己或对手受重伤,不是要终身悔恨?

这跟赛跑时,故意撞倒对手好让队友冲线,跟球赛时撞倒对手不让他投篮或射门一样,不都是玩臭的肮脏招数?

说到底Sonny就不是光明磊落拿到冠军杯,却是光明正大玩臭耍手段。

或许在赛车世界里,这都习以为常被默许,但我还是比较想看到靠实力取胜的运动家精神。

相关标签
  • F1
  • 专栏:黄金三甲
  • 满城三带黄金甲

    黄金三甲 - 网络与社媒重度使用者,热爱娱乐产业,主张玩物尚志。终身以文字为伍,在网络平台笔耕小说影评,于部落格脸书随谈漫画书籍,贯彻妄想,乐此不疲。

    FB: 黄金三甲妄想国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