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作《金庸武侠世界》去年播出改编《射雕英雄传》的《铁血丹心》单元,满以为先拔头筹,谁知网上一片嘘声,腾讯被逼紧急刹车,收起余下4个单元不发。
同人二创,平行世界
时隔一年,《九阴真经》静悄悄于7月尾上线,并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五绝争锋》打包成《金庸武侠世界》第2季,取名《华山论剑》。
《华》是跳脱《射雕》原著之外的前传,属于同人作品,因不受原著故事所限,等同编剧全新创作,瞎编魔改随其高兴,主角们的人设是不是符合原著不说,还频频出现颠覆原著设定的情节,若非抱着就看一回《射雕》平行世界的心态,恐怕不易接受。
5个单元的故事时间线应该是《东》-《南》-《五》-《九》-《铁》,但实际播出排序却是《铁》-《九》-《东》-《南》-《五》,若不熟悉《射雕》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观剧门槛不输漫威电影宇宙。
据说排序是基于流量明星有助造势的考量,四绝演员都是年龄介于42至49岁的中生代,故让年轻演员挂帅的《铁》、《九》先行。
另一毛病是5单元的导演编剧全属不同班底,风格不一,整体性显得相当割裂。
《九阴真经》
黑风双煞大洗白
讲述梅超风拜入黄药师门下,因心系报仇偷走九阴真经,致使师娘病危,殃及师兄弟被逐出桃花岛的师徒决裂事迹。
梅超风少时遭逢灭门惨祸,立誓报仇,这设定就很老土,仇人武功不高,遇上当时已是天下五绝之一的黄药师,居然能全身而退,实在没说服力,也让后续剧情依然围绕同一批仇家显得硬拗。
黄药师因经常施展烈阳心法为冯衡驱除九转阴轮丹寒毒,而惯性走火导致元气大损,周一围特别把那副病恹恹神态演得入木三分,成功打造史上最弱黄药师,几个喽啰也打不死的东邪,实在是看得很难过。
梅超风上了桃花岛后,剧情立马变古偶,师兄弟姐妹天天胡闹,虽说黄药师桀骜不驯、行事不按常理,但管治徒弟也该有其独门方法,结果徒弟却是这般表里不一、阳奉阴违,这桃花岛门下,更像是复制了令狐冲与他华山师弟妹的日常。
本单元最大“功能”,是洗白梅超风和陈玄风,梅超风偷经离岛实属情非得已,千错万错都是小妹身世坎坷的错;帮凶陈玄风则是情圣担当,一切都是为了爱。
恩爱小两口演变到黑风双煞的过渡也很随便,完全没有任何两人黑化的过程,全是江湖以讹传讹,搞到最后江南七怪围攻梅超风导致她瞎眼、陈玄风破罩而死,反让人觉得错在七怪。
其实是梅陈二人练错九阴真经,因而性情大变四处作恶,才成为黑风双煞,这不就很好的理由吗,何以非要塑造梅超风含冤莫白、有苦自知的苦情形象?
剧版梅超风和陈玄风甚至还在中土为众兄弟买了礼物,打算报仇后回岛向他们谢罪,只能说,无论你晒得有多黑,我都能为你洗白白。
面目全非魔改编
原著中梅超风入门后,黄药师才娶冯衡带回桃花岛;剧版改成先有冯才出梅,而且是冯衡央求黄药师收梅超风为徒。
原著写黄药师因梅陈二人偷了九阴真经离岛,雷霆震怒下打断其他徒弟双腿后全部逐出师门;剧版改成黄药师是中毒失去理智下打断徒弟们的腿,同样有为黄药师洗白之嫌,将东邪的有意为之化成无心之失。
原著中梅陈二人偷拿九阴真经,心思与一般争夺真经的练武之人一样,想天下无敌;剧版改成梅超风盗书不仅是为报仇,亦为医治被仇人打断的双腿。
黄药师明明就很清楚他所得为真经下半部,没有上半部心法为基础,强练下半部有害无益,也就几句话,为何死都不肯解释?梅超风死心不息造成各种不可挽回的后果,黄药师真该负上无缘由三缄其口的责任。
黑风双煞响当当名头,剧版演的是江湖中人平白无故给二人冠上的称号,两人知道后不屑辩解,只一笑置之,自此背负这个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人的称号行走江湖……原来黑风双煞由来可以如此随便。
《东邪西毒》
不邪不毒反为真
全剧最有武侠味及可看性最高的单元。
时间线最早,此时的黄药师孑然一身,没朋友没牵绊,随心所欲,不管闲事,不惹麻烦,行为举止充其量只能说较为独特,尚未成邪,反之还有一种脱俗的真。
不出手救冯衡,是忠于自己的处事原则,不想破例,但毕竟没有摒除七情六欲,当遇到对的人,原本平静如水的修心境界,就被搅乱了。
此时的欧阳锋初出西域入中原,有如刘姥姥入大观园,同样没有一丝一毫的毒,反而有与黄药师不相上下的真。他不通世故,但待人以诚,一直被冤枉,却无可奈何,一门心思都放在帮兄长完成此来中原的任务。
两人一内敛,一外放,心怀不同路线的纯真,具备各自闪亮的诚挚,故能一见如故。
两人无意中被牵扯进盐帮、柴家、紫金堂的争霸,这临安三大势力名不见经传,并非传统武侠世界中威名显赫的门派,却在纷争不断中呈现剑拔弩张与刀光剑影,以及各种为达目的的尔虞我诈与密谋算计,俨然就是一副江湖缩影。
不懂武功,游戏人间,敢爱敢恨
本单元有几个让人留下印象的原创角色,一是盐帮帮主扈千手,身患残疾,不懂武功,却稳坐帮主之位,还有余力与其他两方势力周旋,甚至差点成功让盐帮独大。
他靠的完全是惊人的老谋深算,他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也是江湖强者说了算游戏规则的最有力颠覆者。
二是柴穹,一把年纪,游戏人间,如老顽童,在关键时刻则比老顽童靠谱得多。武功奇高,若非不问世事,柴家早该脱颖而出。
紫金堂少主耽敏,与年轻欧阳锋成CP,武功不高,任意妄为,但情真意切,敢爱敢恨,人设极为讨好。
可惜正传中没出现的人物,注定前传中难逃一死(《南》单元女主角依火也一样),若耽敏活着与欧阳锋在一起,世上或许就没有西毒了。
临安三方势力相争,高手辈出,武打场面极具说服力,也是武戏打得较为出色的单元。(其他3单元的武戏都很普通)
较让人纳闷的是欧阳锋初看身手不弱,却被柴穹当小孩般耍弄,柴穹之后却又败给黄药师,东邪西毒初出茅庐,武功差距悬殊惊人。
五绝之中,欧阳锋修习白驼山庄家传武功,段智兴练就大理段氏和天龙寺独门绝技,洪七公的武功是丐帮历任帮主看家本领,王重阳自是身负全真教武学,只有黄药师是唯一没明言师承何处及师父是谁,非常神秘。
他初登场时正于一处峭壁山洞闭关,修为已相当高深,后来单是吹奏一曲潮生曲,不仅令柴穹认输,还让方面数十里的高手如遭正面攻击,本单元无敌。
《南帝北丐》
兄弟反目三角恋
无厘头单元,主线是段智兴逃婚闯荡江湖加洪七远赴大理报母仇(没错,又是报仇),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辗转相遇,还成兄弟,然后上演一场因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兵戎相见的戏码,老土。
编剧玩了很多喜剧梗,段智兴堂堂大理世子,扮乞丐闯江湖,遇上靠坑蒙拐骗的丐帮一袋弟子大壮,惹出不少笑料,但不好笑。
洪七被误当大理世子,在母系社会的乌满部族成奇货可居,又中毒又解毒,弄出更多笑点,但还是难笑。
乌满傩乌部少主依火也是原创角色,却远不比耽敏讨喜,哈妮克孜很多时候面无表情,演技比罗秋韵逊色。依火还与段智兴和洪七搞三角恋,既无聊又老土。
原著当年为弥补萧峰死后降龙十八掌失传的漏洞,修改为萧峰生前曾将绝学传与虚竹,没想剧版里北宋的虚竹还真出现在南宋,亲传降龙掌给洪七。(虚竹此时该约120岁了)
武功系统依然崩坏,段智兴从小习武,早已是高手,反观洪七没名师指点,三脚猫功夫非段智兴对手,合理。
段智兴后来学了一年一阳指,结果却在丐帮大会,被不久前才从鬼门关绕回来、学了几天降龙十八掌的洪七打败,这就很不合理了,所以是降龙掌胜过一阳指,还是洪七天资比段智兴高……很多?
《五绝争锋》
四绝名号不能白叫
就是个千方百计补洞,让四绝恢复原著人设的单元。
之前黄药师和欧阳锋皆被塑造成至情至性之人,本单元的黄药师却突然有了人格分裂,白天善良夜晚狠辣,东邪的邪自此诞生。
欧阳锋遭逢家族剧变,兄弟阋墙,为报仇而不择手段夺取九阴真经(没错,又是为报仇),不惜放蛇偷袭救了他的黄药师,为日后的西毒奠下道德沦丧的基础。
段智兴在《射雕》已出家为一灯大师,在此单元亦已登基为帝,这个既是皇帝又爱当武林人士的身份错乱南帝,有何借口去华山争夺九阴真经?有,他说只要将真经武功传给大理士兵,就能打胜战让国家富强,无须再过苦日子。
拜托,九阴真经武功天下无双,都传给士兵?先别说他们练不练得成,要练成了,谁还会继续当一个小小大理兵?
洪七更绝,《西游记》有真假美猴王,本单元来个真假洪七公,用逍遥派小无相功解释何以假洪七也能使出以假乱真的降龙十八掌,问题是,假洪七啥时候看过全部十八掌,要如何模仿?
硬创反派有何必要
说到假洪七,原来是明教护法,这家伙绝对是本单元最佳搅屎棍,哪儿都有他,先后在黄药师和洪七眼下全身而退,最后虽败在欧阳锋手下服毒自尽,却已让他的屡次不死,成为本单元最荒缪的情节。
说到明教,华山论剑本就是天下五绝以武论成败的重头戏,本单元却硬生生冒出一个明教教主,战力还以一挡五。
此原创角色纯粹是为制造传统正邪对立及最终高潮正邪战,只能说编剧思维老派到无以复加,五绝之间对战本身就已够看,硬搞个五绝同仇敌忾斗反派,不仅多余,还让五绝实力掉链。
说到武力值,王重阳戏份少得可怜,毫无铺垫就天下第一,说是前传,为何独缺天下第一的故事?
黄药师之前强人一等,突然就被其他人赶上进度,他自己一直原地踏步?
欧阳锋最弱,与其他四绝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点上,结果练了几下蛤蟆功,突飞猛进,迎头赶上。
说到槽点,真经活地图葭兰在寨子里已告诉黄药师取经之法,黄药师为救冯衡心力交瘁在所不惜,为何偏偏没去取经?
说到原著设定,洪七公排行七,江湖人尊重他,故称七公;剧版改成他小时候穷到极点,卖身也只值七个钱,所以取名七。
原著中洪七公常食指大动,年轻时一次贪吃误大事,一怒之下自己砍下右手食指,以此为戒;剧版改成洪七因夺不到真经,愧对帮众,自断一指为惩。
我不否定改编,只观乎改得合理否,改得精彩否,做到者给赞,做不到就莫怪被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