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练习、整理 淬炼出稳定的自己

Papaya,北一女学生,以半匿名的方式经营 IG 帐号:“papaya.108.study”分享读书笔记与高中日常,读书压力大时会用织毛线纾解压力(虽然通常没时间做这件事),平时喜欢阅读课外书并用文字抒发心情。(图:小日子)

Papaya

在大考的路上我们都是孤独的,尽善尽美地反复练习,淬炼出一次正常发挥的自己,其中一个支持我继续读下去的力量,是透过 Instagram 分享学科笔记。

一开始的动机很单纯,只是因为觉得笔记发布在社群上排版很疗愈,渐渐地,我会在内文吐露心情点滴,就像过去流行的交换日记或无名小站,我的笔记分享却意外地受到欢迎,更有机会与网友交流知识、分享读书技巧、或勉励彼此,除了督促自己读书,以半匿名的身份在社群上活动,会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

(图:小日子)

我经常在 Instagram 上分享的是分科笔记,根据我多年来做笔记累积的经验,读书时我总共会做三种笔记。 第一种是“上课笔记”,从各科老师的上课板书中抄写,很考验专心程度,需要眼耳并用,并根据老师的性格而有不同的抄写速度,适合应对段考及小范围的考试。 第二种是“消化笔记”,读完复习讲义的当下将不熟的观念整理成图表,测验自己是否真正消化吸收内容。 第三种是“错题笔记”,意即将错误的题目抄写下来,藉由复写能观察同类型题目的叙述意义,最后这两种笔记比较适合应对大考。

而做笔记的工具其实都唾手可得,通常我会将所有科目集中在同一本活页本,不同科目用不同颜色写标题,再以活页隔板间隔。 做笔记和写手帐的方式略有不同,有些人会觉得要用很多不同颜色书写,版面才会精美,但我认为统一使用黑笔做笔记、荧光笔画标题、红笔做重点或补充,画图用代针笔,会更一目了然。 而笔记本样式,活页纸的选择,我会使用无印良品的方格纸,能灵活书写且厚薄适中,油墨不会透到背面,让这个 2D 平面能完整呈现所有我所需要的笔记信息。

Papaya常用的文具如 uni0.38 的原子笔、MILDLINER 的荧光笔,在选购不同功能的文具时,统一色系则会让视觉上更干净。(图:小日子)

(图:小日子)

面对考试,虽然每个人读书的方法都不同,但以我自己和身旁同侪为例,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做笔记就拿高分,通常一般人会想模仿学霸的笔记架构,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反复练习出自己的一套方式,如此便能把整理模式应用于日常。

像是前阵子我经历着边准备考试边戒除过敏药物,我就会透过整理分析自己在身体好或不好的情况下分别可以拿到几分、在班级哪个排名,预判当天可能的收获成果,藉此清楚知道自己的水平。

(图:小日子)

整理是一个让你更清楚认识自己的方式,透过一次次测试、面对、反思和整理出自己的笔记,除了训练自己的思路还有心态,更能循序渐进、淬炼出稳定的自己。 聪不聪明是其次,但只要每一次都有准备充分,心中相信自己能考好的力量就会越大。

后记(献给备考的你们)关于错题笔记,我建议一个错题至少要复习三次,口诀是“今天明天星期天”,今天订正完写上日期,明天再复习一次,当周六天后再复习一次,解题成功才代表学会,但数学题目则建议隔日复习,因为当天写会对,通常是因为还没忘记解法。

(图:小日子)

文:张妤瑄
图:安比 AEN

※ 本文经小日子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 小日子
  • Papaya
  • 笔记
  • 整理然后重新出发
  • 读书笔记
  • 热门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