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是种责任感 勇于舍弃才能更专注地生活

林姓主妇,成为主妇之前是个营销人,个性明快有效率,婚后开始了专职主妇的生活,并在网络上分享主妇日常、家务技巧与食谱,经营粉丝专页“林姓主妇的家务事”,并出版同名书籍《林姓主妇的家务事》目前已出版至第四部。 喜欢一切事物都收得刚刚好,搜集各种食器、锅具,只为让每道菜都能刚刚好承装八分满,但惯用的杯子只有一只。(图:小日子)

林姓主妇

“当一个对象无法再继续服务你当下的生活,就必须放生了。”这是成为主妇多年累积的家务经验中得到的结论。

我不是个极简主义者,但我很善于断舍离,不为追求高深的人生哲理,纯粹是希望日子能一直过得清爽舒适,每天能舒服自在地和家人在餐桌上吃饭,随时想休息就能躺在沙发上,而不是让大量杂物排挤掉了生活的范围和品质。

家中设计全出自林姓主妇巧思,厨房里每一个对象都是自己喜欢的, 自然堆叠成了风格,也是最自豪的理想厨房。(图:小日子)

当感受到生活开始出现不顺心的烦躁感,我就会把家里净化一次,淘汰不需要和不想要的,这是所有整理的第一步,如此才能将心思花在真正喜爱的事物上。 所谓整理和收纳,是为了能够持续跟物品维持良好的互动,而不是把东西全都藏起来,当对象被遗忘在角落,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目的。

对我来说,“整理”是一种对空间负责的态度。 过去因为住在家里,对于生活空间其实并没有太多坚持,老是被长辈叮嘱快去整理房间,直到婚后,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家,一个得以全然主导的空间,心底涌出了责任感,才发现自己原来对生活存在想象和渴望,不愿随意对待,于是从地板、墙面、灯具到家具,家里的每个环节都是自己喜爱的,因为不想辜负了这个空间,渐渐地也会想把生活习惯打理好。

每个收纳柜与对象都经过事先计算搭配,但铸铁锅的盖子反过来堆叠,可以刚刚好放入抽屉,是预料外的惊喜。(图:小日子)

整理,是需要持续练习的过程,我会依序问自己三个问题:Why、Where、How,“为什么而留下?” 之后“要放在哪里?”最后才是“如何收纳?” 核心概念必须从使用动线出发,再搭配使用频率来决定东西该怎么收,以厨房为例,流理台是日常备料、清洁的区域,所以钢盆、砧板等等便以此为中心收纳,锅具、食器摆置瓦斯炉下方橱柜,铸铁平锅则挂在中岛上柜,方便取用又能保持干燥。 确保最常使用的柜体里都是日常必须的对象,再依序扩散分布,跟物品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旦建立,家也就变得很好整理与维持。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家愈来愈贴近心中样貌,勇于舍弃才能更专注在生活上。 每天无论多忙录,我一定会为家人好好煮一顿饭,在餐桌上吃饭聊天是最重要的生活场景,所以厨房也是我花最多心力整理规划的地方,我可以骄傲地说,这就是我的理想厨房,没有丝毫多余,所有的配置都是依据使用习惯一步步安排和调整,说来有趣,成为主妇后反而更激发了我营销人的企划组织能力,掌握拥有的物品,根据尺寸功能安置规划, 再审视使用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应对解决。

持续地整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洒脱了,那些花钱买来的或别人送的,曾经舍不得割舍的,甚或是不肯承认的错误决定,一旦毅然舍去后,你会发现其实对日常生活一点影响也没有,理解到很多事无须执着,就连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所以我也会定期整理脸书好友,只留下真正有互动和在意的人。

林姓主妇善于解决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不便,当找到 MUJI 这款注水器正好适合 BALMUDA 烤箱的 5cc 杯,不禁露出骄傲可爱的笑容。(图:小日子)

建立自己的整理系统绝对称不上轻松,需要大量思考、下各种决定,再付诸行动,支撑着我的始终是心中的画面,每天晚上睡前我会顺手将散乱的物件放回它的位置,隔天一早醒来,看到一室喜爱的物品全被安置在对的位置上,那种成就感和安心感难以言喻,而且绝对值得。

常用的酱料瓶罐置于最好拿取的门边,而不好看或不常用的瓶罐就收进收纳盒里,维持冰箱清爽。(图:小日子)

文:刘亚涵
图:安比 AEN

※ 本文经小日子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 小日子
  • 林姓主妇
  • 整理
  • 林姓主妇的家务事
  • 热门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