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战争的代价、历史的沉重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越在黑暗绝望时,越不能舍弃人性的光亮。

电影《哈尔滨》讲述1909年韩国独立运动家安重根(玄彬饰)所在的独立军组织,在得知日本政治家暨韩国首任日本统监伊藤博文即将前往满洲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后,决定前往哈尔滨进行暗杀任务。然而,独立军不仅面临敌人威胁,组织内部也出现叛徒,日军提前获得暗杀情报,对安重根等人展开追捕。

电影一开场,玄彬独自走在一望无际的广阔冰湖上,画面宏大令人震撼。然而在拍摄这一画面时,玄彬说他感受到的是恐惧与孤独

(图:互联网)

玄彬饰演的独立军参谋长安重根,抓到了几名日本军人,他没对俘虏进行处决,选择坚守道德底线,放走了他们。然而他对敌人的仁慈,却换来了对自己人的残忍。

被放走的日军将领带着援军几乎杀光了他所有的队友,出去探路的安重根逃过一劫。当他回到营地看到满目疮痍,那种绝望无以言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独自横穿“图们江”回到大本营。面对李昌燮(李栋旭饰)等同僚的责难,他说唯一让自己活下去的动力就是“还有想做的事情”。

作为“伊藤博文刺杀事件”的回顾,电影《哈》并没有回避英雄人物安重根的性格弱点,反而以他错误的选择造成的沉痛代价作为开篇。

(图:Shaw提供)

导演和编剧或许是希望以此衬托人性在黑暗时仍努力向光的特性,独立军也并不是无情的杀人机器。因此到了电影后期,安重根找出叛变的队友时,他的选择依旧是给机会。

然而理应是全片最高潮的刺杀场景,导演的处理却出奇“冷静”。现场两排俄罗斯大兵眼睁睁看着安重根举着枪冲向伊藤博文,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连看热闹的群众都没有表现出惊讶。

也许这是为了凸显主角、也许这是为了营造画面的反差感,但就最终的观影感来说,是非常空虚的。

再然后,安重根走上了绞刑台。

玄彬在这一段的眼神非常有戏,但画面切走得太快,一瞬间又回到了他独自走在广阔的冰湖上。

这一刻,观众是能感受到玄彬所说的恐惧和孤独感。只是,一切都转换得太仓促,没给观众感受孤独和反思的时间。

哈尔滨

★★★✰
上映日期:12月25日
主演:玄彬、李栋旭、全余赟、朴正民、赵祐镇
相关标签
  • Harbin
  • 哈尔滨
  • 热门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