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6集短剧《做工的人》于2020年播出后大获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10),在台湾金钟奖荣获最佳迷你剧、迷你剧最佳导演、男主角、男配角等4大奖。
今年乘势推出《做》电影版,背景设定为剧集前传,讲述主演的几位工地工人最初如何相识,到后来相知成为“噗咙共”3人组死党。
当中直觉强大且运气不错的阿祈,带着妻儿参加电视实景节目《幸运到谁家》,想借此赢得轿车,圆一个期待已久的发财梦,但现实人生是,发财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事。
为他人着想的工人
片中对建筑工人有相当多的描绘,如他们汗流浃背工作一整天之后,一身脏兮兮经常引起周遭人歧视,即使乘搭地跌时已“识趣”地不坐上座位而坐在地上,还是有可能因身上“汗酸味”被其他乘客排挤。
《做》改编自工地监工出身的台湾作者林立青的同名散文集,他在书中也宣称工人在走进超商前,会先将鞋子冲洗过,因脏乱的鞋印最终会苦了清理善后的超商打工族。如此贴心又富同理心,的确难能可贵。
电影中李铭顺饰演的工友阿祈,就是这种会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人,但回到家中还是难免被儿子嫌,也多次被孩子要求他带多一套衣服去上班,好在放工后可以替换干净。
阿祈也心疼儿子,主动提出在外公共场所若父子相遇,会装作不认识,以免儿子尴尬,不过儿子后来说出了不开心的理由,原来是不喜欢同学说爸爸脏,而并非自己嫌弃,让身为父亲的阿祈释怀。
爸爸的工作不是这么“高尚”,引来同侪鄙视或取笑,这其实也老哏了,当然亲子元素总是比较能制造温馨效果,尤其一开始阿祈父子关系并不好,无时无刻都在吵闹打骂中,终于冰释前嫌就会让人倍觉窝心,只是这段父子情的情节,设计上可以多点新意,不然再感人也可能会因千篇一律的剧情而无感。
为朋友放弃发财的义气
阿祈常常做着发财梦,本来嘛,谁不想发财,这也无可厚非,而且他的发财梦后续,还包含帮助别人的理念,充分表现了朴实的善心。
他积极参加电视实景节目,期望赢取大奖,结果他惊人的选择直觉,还真让他一路过关斩将直达决胜一关。
但在这最重要时刻,为了朋友,他毅然抛下妻儿,最终导致发财梦成空。
要让阿祈达不成发财心愿,可以有100种理由,偏偏导演选了这老套的转折方式,而且说服力太低,完全看不出阿祈有绝对必须离开节目现场的必要。
对朋友,他大可实话实说,让对方明白状况,相信没人会执意阻挡他与家人一起共创发财路。
或许他吞吞吐吐不爽快解释,是担心朋友会认为他见利忘义。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把自己认定的观念,加诸在他人身上,但实际情况很可能跟我们想象的完全相反,如果对方是真心朋友,又怎会不明白苦衷?
只能这么说,一切都是命,阿祈可能真是天公仔,奈何时运未到;更或许是上天要他保持纯朴的心,不为财富所腐蚀。
被美色耽误的社会问题
片中的工人被假律师财骗,反映了低层人士常成为诈欺对象的现象,但剧情以天心饰演胸大颜值高的律师,描绘工人们是因为耽于女色才被骗,是否过于低俗刻板?
本片导演郑芬芬不断让镜头聚焦在天心的胸部,一而再加强这方面的刻画,如此特写女性局部,是对女性有尊重吗?在一片反对物化女性的声浪中,还真意外这位女导演居然公开地助纣为虐。
结局是大伙儿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阿嫲盖铁皮屋,当然是刻意搞温馨送温暖,其实在影片前段说阿嫲的铁皮屋需要修补时,就已知道会是这样的“感人”收场,但中间完全缺失了铺陈,结尾前没两下就找齐了所有协助完事的人,过程实在好顺利,感觉真的太匆匆。
有一幕是儿子看着铁皮屋上的父亲阿祈,说自己不想当蜘蛛侠了,因为他老爸看起来才更像蜘蛛侠。
要是在这温馨话语一了的那一刻,阿祈突然从屋顶摔下来,会不会更有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