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剧,看了揪心。
即便不是感同身受,或曾身历其境,也会因剧情赤裸裸、血淋淋展现在人前的残酷现实而动容,甚至久久不能平息。
韩剧“D.P.”(中译《D.P:逃兵追缉令》),改编自网络漫画《D.P.:狗之日》,就有这样直击心灵的力道。
两年前第1季,双人组逃兵追缉队,在追逐逃兵的过程中,揭示韩国军部各种长久以来存在且挥之不去的恶劣陋习,看了震撼,难过。
被霸凌后的反扑生人勿近
今年迎来第2季,追缉组继续日常,逃兵问有待解决,问责对象直指军部高层,地点直上军事法庭;责任,不能再推卸;血泪,必需得停止。
这一季依然只有6集,剧情分3段落。第1段讲述一等兵金娄利在军队中长期遭受同僚辱骂霸凌,一次执勤后归队,终于忍受不了,提枪扫射室中队友,致使伤亡惨重。
金娄利逃窜期间,备受不知情民众大力谴责,伤亡者家属群起责骂金母亲,但逃兵追缉组都知道,一切事故发生其来有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被霸凌者积累已久的委屈怨恨,爆发之后的反扑,会叫霸凌者深深后悔他们不人道的所作所为。
当然,到那一刻才后悔,迟了,只剩早知如此。
军部原本对金娄利下达格杀令,所幸他最后在众目睽睽下束手就擒,拣回一命,获得一个“公平”审判的机会。于此,埋下日后民众与军部对簿公堂的伏笔。
旁观者等同帮凶
第2段专注讲述一个性少数群体的上等兵妮娜(他在外演出的艺名),作为军中如此独特的存在,想当然尔必定逃不过被霸凌的厄运,他逃兵5年,视军营为洪水猛兽,宁愿穷其一生躲躲藏藏,打死都不回去。
在机场登记处因机器故障无法扫描护照,他却误以为行迹败露,死命逃离。
那种慌乱失措、奔逃跌撞,在在显示对回营的恐惧感有多强烈。
若用言语来形容,就是犹如地狱,生不如死。
被霸凌者的害怕,不仅来自身心灵上的被欺凌和虐待,也来自于其他人的落井下石、袖手旁观。
明明就有人在,却永远求助无门。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举例为看到一个小孩跌落井里,你一定会去救他。那看到有人被霸凌,为什么不阻止——还可能参上一脚?
说霸凌者不是人,旁观者就是吗?
冷漠和无视,其伤害的力度,绝对不比霸凌本身轻多少。
都是体制惹的祸
最后一段是高潮所在,金娄利案子的伤亡者家属要求国家赔偿,但军方代表坚称这是一起孤立事件,错在金娄利,责任不在国家。
陆军总部法务室长在庭上振振有词,冷酷冷血又笑里藏刀,反观诉求方缺乏证据,被压着来打。
眼看胜负已分,权势方得以无“罪”脱身,所幸最后一个决定性证据及时赶到。
原来金娄利乱枪扫射下的其中一名重伤者,并未当场死亡,却因军方延误一个半小时救援,才导致失血过多返魂乏术。
为什么救援迟迟未到?因为一切都要按照流程,当上层未下达指令,底下的人就无法行动。
那上层为何没立马指示?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体制,在一个社会的运作中举足轻重;体制,也可能是一切乱源的始作俑者。
身在体制中的我们,相信都能感同身受。
剧中的宪兵队辅佐官林智燮大尉,在庭上做证时慷慨激昂说道:当我们将人生和性命都奉献交托在国家手里,保家卫国,为民服务,这时候国家为什么竟会对意外的发生置身事外?
要求国人进行国民服役义务时,国家应当负起的义务,就是负责。如果连这最起码的都做不到,还有甚么理由要国人为国捐躯?
丑陋的人性,无奈的人生
事后负责,毕竟只是亡羊补牢,国家更应该做的,是对症下药,永久杜绝问题所在。
问题,起源于恶劣霸凌。若一个问题长久以来没被解决,就是因为没人正视,或“正视”了之后被忽视、被掩盖、被当作小事没事。
霸凌当然不独军中有,学校、职场,比比皆是,新媒体时代更增加了网络霸凌——网暴看似子虚乌有,但同样杀人于无形,因为人言可畏,老祖宗老早说过,阮玲玉绝笔提过。
很多时候霸凌没被及时解决,是因为旁观的人隔岸观火;因为有心协助的人得不到相应支持。
围观者的冷漠,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霸凌?
有心者的无力,也何尝不是一种被霸凌?
剧中结尾两幕戏发人深省,一幕是逃兵组成员见到了当年借着军衔霸凌弱小队友的退役兵长,过着愉快的大学生活。
另一幕是曾惨被霸凌的一等兵,逃兵被捕时开枪自杀伤重入院,出院后虽重新过活,但脸上留下永难磨灭的伤疤烙印。
曾经的霸凌者,毁了无辜受害者一生,却能全身而退,逍遥自在。
被霸凌者虽获救,却可能一辈子做着恶梦度过余生。